为全面落实学校新学期工作部署,推进教学科研福祉特色建设,做好2026年预评估准备工作,3月12日下午,计算机学院于东区2号楼407会议室召开展教学科研契合福祉特色、推进可持续建设专题会议。会议由计算机学院院长马志强主持,计算机学院全体教职工参会。会议聚焦教学规范、科研创新、评估筹备、纪律强化等核心议题,系统部署新学期重点工作。

会议中,计算机学院党总支书记王春杰提出,学校高度重视特色建设发展,明确提出以福祉特色为核心,推动院系专业建设与之深度融合。计算机学院积极响应,致力于将专业优势与福祉特色相结合,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方向和教师队伍发展路径。孙慧副院长结合学校最新政策,强调教学材料规范化的重要性。她指出,本学期的教学大纲、教案、教学日历等材料需严格遵循教务处统一模板,并明确提交节点。孙慧副院长特别强调,课程设计需融入思政元素与学科前沿成果,同时结合学校“福祉特色”,在专业课程中增设智慧康养、福祉+数媒等融合模块,推动专业建设与学校特色深度融合。

同时,孙慧副院长围绕科研任务与团队建设展开部署。学院将设立院级科研项目评审机制,邀请校外专家对申报课题进行遴选,优秀项目将获得经费支持及评优加分。为促进学术交流,学院支持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活动,明确要求不得影响正常教学秩序。优先鼓励参加线上交流;教师参会后,需向全院分享交流成果,将前沿知识带回学院,实现全员共同学习、共同进步。
为提升学生创新能力,学院将重点组织“互联网+”“挑战杯”“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”等赛事。学院将协调辅导员匹配学生资源,鼓励教师跨系部组队,力争在省级赛事中实现突破。此外,毕业论文新增AIGC检测环节,重复率需控制在30%以内,指导教师须严格把关论文质量与格式规范,全院教师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小组。
教学是根基,科研是引擎,评估是契机,纪律是保障。全体教师需以‘迎评促建’为抓手,将规范意识贯穿工作全程,为学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教师将严格落实会议要求,优化课程设计、严守学术规范、积极备战大赛,以实际行动助力学校特色化建设与评估目标达成。
(供稿单位:计算机学院 供稿人:杨雅雯 初审:魏秀卓 复审:马瑞 终审:王春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