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速递 > 正文
新闻速递

数字赋能彰显青年担当 福祉有为践行初心使命——计算机学院党总支书记专题报告

发布日期:2025-07-04 15:31 点击数:



 

为深入引领计算机专业骨干学生认识新时代赋予的使命与担当,2025年7月2日,我院党总支书记王春杰在东二教学楼303室,为学院骨干学子作《数字赋能,福祉有为》专题报告。报告围绕数字技术迅猛发展浪潮下,计算机人才如何肩负社会责任、运用专业能力服务社会发展这一核心命题,展开深刻论述。

技术向善,点亮“数字福祉”明灯。王春杰老师开篇指出,数字技术早已超越工具属性,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。她结合具体案例,剖析了当前数字技术应用的机遇与挑战——智慧医疗、智慧农业等新形态虽极大提升效率,但算法偏见、数据鸿沟、隐私泄露等问题也如影随形。“真正的赋能,不仅在于技术突破,更在于其能否转化为人民可感可及、公平共享的福祉。”计算机人才的价值坐标必须扎根于服务社会需求、增进人民福祉的深厚土壤。

练就本领,锻造“福祉有为”之基。面对新时代赋予的责任,王老师对在座骨干学子提出殷切期望与清晰指引:一要筑牢思想根基,深刻理解国家发展战略,将个人成长融入数字中国、智慧社会建设蓝图;二要锤炼顶尖技术能力,在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数字媒体技术等前沿领域深钻细研,掌握破解社会难题的硬核本领;三要厚植人文情怀与伦理素养,在技术开发与应用中始终秉持“以人为本”原则,自觉维护网络公平正义。

青春共鸣,激扬“数字向善”情怀。报告在与会学生中引发强烈反响。院学生会主席王同学在会后表示:“老师的报告让我清晰认识到,一行行代码、一个个算法背后承载的社会重量。未来深造或就业,我将时刻提醒自己,技术必须服务于人的尊严与发展。”另一位参与智慧助老项目的同学则深受启发:“我们正在做的帮助老年人跨越‘数字鸿沟’的小程序,正是践行‘福祉有为’的生动实践。技术可以很有温度!”

数字浪潮奔涌不息,技术向善任重道远。本次报告不仅为计算机学子廓清了成长路径,更在我院厚植了“科技向善”的文化基因。学院将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致力于培养兼具精湛技艺与深厚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卓越“数字工匠”,引导青年学子以数字之能,解时代之问,让技术创新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,温暖每一颗心灵。

 

供稿单位:计算机学院   撰稿人:刘铭珣   初审:张占峰(一校)   复审(二校):马瑞   终审(三校):王春杰